徐州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实验和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
一、主要工作概述
1.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在毕业前一个学期进行,成教学院与教学站(点)共同确定指导教师的聘请、设计(论文)指导、答辩(阅审)等事宜,并落实日程安排,指导教师按要求撰写“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意见书”,并准备数量充足的设计(论文)题目。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各专业学生在完成查阅文献、毕业实习或实地考察后,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学生一般在选题范围内进行选题,也可自行选题,但需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指导教师根据课题的性质和要求,与学生充分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题调研。学生要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意见书”上完成选题报告,包括:选题方向,题目、论文框架和写作设想等,在规定时间提交指导教师。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指导老师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分为初稿指导、二稿指导和终稿指导。在规定时间内检查学生写作进度、质量,及时提出调整或改进意见等,每次均要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意见书”上做书面记录。要切实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最后在毕业论文主审意见中给出评语和努力方向。
4.答辩(审阅)前指导。指导教师进行最终指导后定稿。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及其它有关资料按规定的要求和格式装订,并交指导教师初评。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审阅。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视情况可采取答辩或审阅的形式评定,毕业论文采取审阅评定的,由教学站教师审阅后给出最终等级,成教学院老师抽查复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均进行答辩,答辩日程安排、答辩组成员名单应提前通知学生,并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逐个进行答辩。
6.毕业设计(论文)复评。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公正、合理性,在答辩和审阅结束后,成教学院将抽查部分优秀和不及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复评。
7.毕业设计(论文)及有关材料存档。成教学院和教学站(点)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收取工作。教学站(点)收取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是,本科生每人一式三份,教学站(点)自留一份备查,交成教院一份留档,一份学生答辩时使用;专科生每人一式二份,教学站(点)自留一份备查,交成教院一份。收齐后按照以上要求连同毕业设计(论文)汇总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意见书”、实习鉴定表等交送成教院存档。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选题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在毕业前开学时进行,由指导教师提供数量充足、程度适宜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知识结构进行选题,教师应指导学生选题工作。学生若选择选题范围外的题目,须经指导教师同意。题目一经选定,中途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更换题目时,必须在课题调整前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改题。
2.选题原则
(1)毕业设计(论文)的命题必须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开发、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实际题目。工科各专业的选题要尽可能结合工程实际。
(2)选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选题内容应覆盖本专业学科的主要方面,学生能从中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同时要有一定的工作量,深度、难度要适中,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工科类属工程设计类的题目要具有实用意义,须提供必要的设计图纸、数据分析、流程图等附件材料,尽可能体现选题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4)文科和部分理科属理论研究性质的毕业论文选题,应尽可能体现学科的前沿性和一定的学术价值,尽可能反映当代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
(5)对于工程量大的设计类课题,可以安排几个学生共同完成。数名学生共同做一个课题,必须分工明确,保证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专题,有各自独立完成的任务和不同的原始数据。
三、指导教师
1.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实际设计、研究工作经验,工作作风严谨、踏实,并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或工程、实验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担任。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2.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学生进行课题调研、选题、指导学生实验、上机运算等各项工作。
(2)指导教师在检查、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不仅要在毕业设计内容上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和规定,以提高毕业设计水平和学术规范性,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出勤、工作态度等情况予以考核,同时认真填写“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意见书”。
(3)在整个毕业环节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必须按教学计划规定足额完成。教师因公或因病请假,应事先向学生布置任务,再集中时间指导。
(4)指导教师必须在学生答辩前审查完毕业设计(论文)(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资料、实验报告、图纸、源程序或论文等),并认真填写考核评语,给出初评成绩。
(5)对工作不努力、不认真、敷衍了事、回避指导、未完成各阶段任务或无故缺勤、严重违反学习纪律的学生,指导教师有权不推荐其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四、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明确其目的、意义,端正态度,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保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去,在导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独立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
2.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接受教师指导和检查。
3.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将论文及其附件材料上交指导老师。本科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带齐论文及其资料到指定的答辩地点参加答辩。
4.学生应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若发现抄袭或请他人代做(代写)者,一律取消答辩资格,成绩以零分计,并不得正常补做、补答辩(审阅)。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详见附件)
六、答辩(审阅)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审阅)是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效进行全面检验的重要步骤。毕业设计(论文)结束时,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将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按规定的要求、顺序装订成册,连同有关附件资料,送交指导教师初评,然后按答辩小组规定的时间、地点逐个进行公开答辩或小组审阅。答辩程序如下:
1.答辩工作由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小组具体实施。答辩委员会由4--6人组成,设主任委员、秘书各1人。答辩委员会根据课题类型、工作需要组织若干个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不少于3名成员。全部答辩成员必须由讲师(或相当职称)以上人员担任。确有需要时,可少量聘请校外专家参加答辩工作。学生较少的专业,可只成立答辩小组。
2.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组织领导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
(2)审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和成绩;
(3)研究和处理小组答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答辩小组成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1)具体负责编排本小组答辩次序,逐个组织学生答辩;
(2)答辩前经阅读有关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了解学生课题内容及指导教师评语;
(3)根据课题的难度及工作量、论文的结构、内容和现完成的质量,以及研究成果的理论与实际意义,需事先重点准备好几个问题,以便在答辩时提问。
(4)认真听取学生在答辩中的汇报和对问题的回答。依据评分标准拟定答辩评语、答辩成绩。
(5)及时汇报、研究、处理答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答辩程序:学生报告(5--10分钟左右);提问及答辩(10--15分钟左右);宣读指导教师评语;拟定答辩评语,评定答辩成绩(暂不公布)。
5.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最终评分由指导教师评分及答辩小组评分综合给出,经答辩委员会审定后向学生公布。
6.毕业设计(论文)暨(审阅)评分标准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应从(1)文献综述及选题的情况;(2)学生的业务水平(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外文水平、动手能力等);(3)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质量(包括选题、总体思路、方案设计、设计说明书、图纸质量、计算及测试结果、文字表达、创新等);(4)答辩中自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定时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实事求是。优秀率一般控制在20%以内。
毕业设计(论文)暨答辩的评分标准:
(1)优秀(90及90分以上):能全面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且有新意,设计思路合理,计算结果正确,图面质量高;说明书的文字简练,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答辩时回答问题概念清楚,正确。
(2)良好(80至89分):能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设计中的问题;设计思路比较合理,计算结果基本正确,答辩时回答问题概念基本清楚,正确。
(3)中等(70至79分):能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主要任务;基本上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设计中的问题;设计和计算结果基本合理、正确,图面质量一般;说明书文字尚通顺,基本符合要求;答辩时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4)及格(60至69分):尚能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主要任务;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有一定的差距;设计的主要部分和计算结果无原则性的错误,图面有少许错误;说明书的文字和叙述达到基本要求;答辩时回答问题有个别概念性的错误。
(5)不及格(60分以下):不能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主要任务;基本上不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设计中的问题;设计的主要部分和计算结果都有许多错误;说明的文字不通顺、叙述不清楚;答辩时回答问题基本概念不清,错误多。
毕业设计(论文)暨审阅的评分标准:
(1)优秀(90及90分以上):能正确地查阅文献资料和拟订调查研究提纲;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会主动地搜集有关的资料,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回答实践中的问题;论文的文字精练,论述切题,论据充分,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结论正确。
(2)良好(80至89分):能顺利地查阅文献资料,拟订的调查研究提纲符合要求;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能搜集有关的资料,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回答实践中的问题,论文的文字通顺,论述比较切题,论据充分,有一定的系统性、逻辑性,结论基本正确。
(3)中等(70至79分):基本上会查阅文献资料,拟订的调查研究提纲符合基本要求;在调查研究中,所需的资料基本搜齐,基本上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回答实践中的问题;论文的文字尚通顺,论述有一定的条理性,结论无明显的错误。
(4)及格(60至69分):能一般地查阅文献资料,拟订调查研究提纲主要部分基本符合要求;在调查研究中,经指点能搜集有关的资料,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回答实践中的问题有少数错误;论文的文字、论述都属一般,结论无原则性错误。
(5)不及格(60分以下):抄袭;不能顺利地查阅文献资料,拟订的调查研究提纲主要部分不合要求;在调查研究中,经指点仍不能搜集有关的资料,运用所学的理论回答实践中的问题有较多错误;论文的文字不通顺,论述没有切中题意,结论有原则性错误。
七、教学管理
1.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要求参加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8周。
2.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成教学院和教学站(点)密切协作,组织落实好整个毕业设计日程安排、组织、指导、答辩工作。
3.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成教学院或教学站(点)专人牵头并负责组织,按教学计划和本规定的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和有关实施细则。
4、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免修。对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的学生,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推迟毕业。
八、其它
本规定从2009届毕业学生起试行。
附:
徐州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
毕业设计(论文)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了统一和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应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数据可靠,结论正确。
2.毕业设计(论文)中所使用的度量单位一律采用标准单位。
3.对文中的图或表要统一标上编号和图题并给予解释。若同类图表数量过多,可作为附录列于论文后面。
4.凡手绘图形一律用碳素笔在硫酸纸或复印纸上誊描,并标上图号、图题,然后贴附于论文适当位置或附录中,要求图面整洁、比例适当。
5.毕业设计(论文)一律按学校要求统一用A4幅面纸打印。
6.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符合标准。
7. 毕业设计(论文)本科字数不少于8000字,专科不少于5000字。
二、内容要求
1.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读者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摘要应能简要叙述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中文摘要约300汉字;英文摘要约250个实词(专科不用)。
(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中应包括前言、论文主体、结论、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等。
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前言
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设计 (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① 毕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的论证。
② 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③ 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④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⑤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⑥ 管理和文法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3)结论
结论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5.谢辞
谢辞主要是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这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应有的基本修养。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7.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细则
1.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A4幅面纸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国家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二十八人”,也可写成“约128人”。
6.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3)等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等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7.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
8.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运算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 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 以免含糊不清, 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成(a/b)cosx。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毕业设计(论文)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不得徒手画,照片图应清晰,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的下方居中处。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且在正文引用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明此序号(如[2],[4]以便查找)。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例如:
(1)科技论文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4)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数文献类型,如表1:
表1参数文献的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 专著 | 论文集 | (单篇论文) | 报纸文章 | 期刊文章 |
文献类型标识 | M | C | (A) | N | J |
参考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报告 | 标准 | 专利 | 其它文献 |
文献类型标识 | D | R | S | P | Z |
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光盘图书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字母作为标识,如表2:
表2电子文献的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 数据库(网上) | 计算机程序(磁盘) | 光盘图书 |
文献类型标识 | DB(DB/OL) | CP(CP/DK) | M/CD |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顺序装订:(1)封面(2)扉页(原创性声明、授权协议书)(非学位论文不要)(3)中文摘要(4)外文摘要(专科不要)(5)目录(6)正文(7)谢辞(8)参考文献(9)附录。
2.装订好后与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装订)、程序或数据文件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上交所在学院。
五、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负责解释。